12月10日,五大信披報刊主要內容集萃:
_
媒體名稱
版面主要內容
經濟參考報
穩定匯率 央行上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準率2個百分點
▲ 點擊閱讀
中國證券報
11月居民中長期貸款增加 社融存量增速反彈
▲ 點擊閱讀
上海證券報
易綱:央行堅定支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 點擊閱讀
證券時報
11月CPI加速“破2”PPI漲幅回落 明年通脹預期樂觀
▲ 點擊閱讀
證券日報
全國碳市場累計成交額接近29億元
▲ 點擊閱讀
經濟參考報
頭版
穩定匯率 央行上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準率2個百分點
在人民幣匯率近期走出一波強勢行情后,12月9日晚間,人民銀行官網發布消息稱,為加強金融機構外匯流動性管理,人民銀行決定,自2021年12月15日起,上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即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由現行的7%提高到9%。業內人士表示,在人民幣持續升值的背景下,此舉旨在收緊美元流動性供給,從而起到穩定人民幣匯率的作用。
要聞
系列政策部署為農業農村現代化增勢蓄能
國務院近日印發《“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為歷史新起點上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指明了方向。糧食安全、產業振興、富農惠農、鄉村治理等成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點。2021年,雖然受到疫情、災害天氣等不利因素影響,但鄉村振興戰略仍然取得了顯著成效,各項重點工作都取得了可喜成績,為“十四五”時期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奠定了基礎。
多部門詳解新時代老齡工作 更多細化舉措將落地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近日正式印發,在9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多部門相關負責人進行了翔實解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節能與科技司負責人汪科表示,下一步,將結合城市更新、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等工作,大力推進老年宜居環境建設。
中國證券報
頭版
11月居民中長期貸款增加 社融存量增速反彈
中國人民銀行9日發布的11月金融數據顯示,11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27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比上年同期多4786億元,帶動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速小幅反彈至10.1%。專家表示,從平衡穩增長、防風險、促改革目標看,貨幣政策將更顯結構性特征,助力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
要聞
前11月外資增持中國國債逾5000億元
中央結算公司9日公布的11月月報顯示,境外機構在該公司的債券托管量連續第36個月增加,首次超過3.6萬億元。結合其他數據看,11月,境外機構主要增持了中國國債,前11個月增持中國國債逾5000億元。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既意味著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充滿信心,也反映出相當一部分國際投資者傾向于中長期配置人民幣資產,投資的持續性、穩定性較好。
風格轉換路徑清晰 公募布局圈定新目標
臨近歲末,A股市場跨年行情徐徐展開。市場對大消費板塊的關注度再次升溫,無論是從市場盤面表現,還是從劉彥春、吳越等知名基金經理最新預判都能發現,震蕩行情中選股難度有所加大,但消費板塊的估值回歸有望成為明年投資的一條主線。
上海證券報
頭版
易綱:央行堅定支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12月9日,中國人民銀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聯合召開“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定位與展望”線上研討會。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研討會上表示,人民銀行一直堅定支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近年來內地與香港在金融市場互聯互通、離岸人民幣業務等方面的合作取得重要進展。
要聞
歷史次高!北向資金單日凈買入216億元 人民幣升值或是主要推手
12月9日,北向資金再度跑步進場,全天大幅凈買入216.56億元,創歷史第二大單日凈買入額,僅次于今年5月25日的凈買入額217.23億元。部分市場觀點認為,本周以來人民幣升值態勢明顯,或是吸引外資介入股市主要原因。歷史數據顯示,北向資金多在人民幣匯率升值時流入A股市場,貶值時流出。
上市公司連出大手筆 鋰電銅箔擴產增能再提速
從江西銅業、白銀有色等銅企紛紛宣布涉足,到寧德時代提前綁定行業龍頭10萬噸產能,銅箔行業掀起了一輪擴產潮。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10家企業披露銅箔擴產計劃,投資總額超550億元。
證券時報
頭版
11月CPI加速“破2” PPI漲幅回落 明年通脹預期樂觀
12月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增長2.3%,漲幅比上月擴大0.8個百分點。這是繼10月份CPI同比增速扭轉下行走勢后連續第二個月上行。分析認為,基數影響和漲價雙雙對CPI作出貢獻。1~11月平均,CPI同比上漲0.9%,居民物價水平實現全年目標已成定局。展望明年,CPI增速將小幅上升,出現全面通脹風險的可能性不大。
要聞
對資金違規占用者要從嚴懲處
多家上市公司近日收到了證監會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或因未及時披露控股股東及其關聯人非經營性占用資金情況,或因實際控制人刻意將上市公司資金轉移到其控制的關聯企業。對于這種損害上市公司利益、侵害其他股東合法權益的行為,必須用重典、下重手進行嚴懲,讓上市公司資金違規占用者付出慘重代價。
三大交易所聯合開展資本市場培育
近日,由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北京證券交易所合作發起,西部地區證監會各派出機構和地方金融局共同主辦的證券交易所聯合培育活動西部專場在成都舉行。3家交易所相關負責人均表示,將建立常態化聯合培育機制,持續完善制度體系、服務體系。
證券日報
頭版
全國碳市場累計成交額接近29億元
隨著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首個履約周期截止日期的臨近,全國碳市場交易活躍度持續攀升。12月份以來,重點排放單位積極參與交易,全國碳市場交易量持續走高。根據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數據統計,截至12月9日,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CEA)累計成交量6940萬噸,累計成交額28.94億元。
要聞
近一個月新股發行超募占比過半 “多出來的錢”該如何用?
數據顯示,按上市日期統計,11月7日至12月9日,A股新股超募比例過半,占比高達53.84%。而此前9月7日至10月6日新股超募比例僅為2.94%,10月7日至11月6日新股超募比例達36.59%。報告顯示,目前上市公司超募資金一般可投向永久補充流動資金和歸還銀行借款、新項目建設、增加原募投項目投資額以及收購資產等。
4家百億元級私募談投資:2022年A股將好于美股 仍以結構性特征為主
近日,景林投資、星石投資、保銀投資和重陽投資向記者表示,四季度以來,全球主要國家發生了多起重大事件,對金融市場造成一定沖擊,全球股票、債券和大宗商品等都出現了回調,反映了投資者情緒出現了一定恐慌。不過,基于中國宏觀經濟將逐步企穩回升,和美國財政和貨幣政策將變得由松轉緊的預判,2022年中國股市的前景比美股更好。
(來源:經濟參考報、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證券時報、證券日報)
推薦內容
- 12月10日五大信披報刊主要內容集萃 a>
- 我國科研人員首次解析大麥葉綠體PSI-NDH空間結構 a>
- 首個國產新冠“特效藥”來了!你關心的五大問題,答案在這里 a>
- 威帝股份重組謀脫困 前三季凈利僅75.47萬 a>
- 三大指數集體走強 家居板塊掀漲停潮 a>
- 兩大主業雙輪驅動 鄂爾多斯業績高增 a>
- 補氣益腎還能防脫發 黑芝麻丸真的有用嗎? a>
- 北京十大律師事務所:京尹律師的“五正” a>
- 北京體育中考新方案出爐 四階段過渡總分值70分 a>
- 人類“高質量治愈神器”,深夜emo的年輕人有救了 a>
- 擅自使用藝人舊照 《誰是兇手》再引爭議 a>
- 豬肉、菜價現上漲趨勢 CPI重回“2時代” a>
- 萬方西單商場易主華天 將逐步轉向社區消費 a>
- 加強流動性 央行二次上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 a>
- 眾信旅游與凱撒旅業62億重組告吹 阿里入股一年浮虧1.4億擬再增持2.4億 a>
- 海印股份過度多元化業績四連降 股價漲74%疑蹭新能源熱點 a>
- 威帝股份易主后首推重組謀脫困 停牌前股價意外漲停疑消息泄露 a>
- 兆馳股份29億對外投資優化資產結構 大股東一個月引入兩大戰投獲現28億 a>
- 鄂爾多斯前三季扣非37億同比增3倍 大股東1.96億增持持股比升至66.60% a>
- 中國天楹加碼新能源轉型 擬20億設立全資子公司 a>